先學后付?學完即派單?四川成都發布兼職培訓消費提示
2025-07-10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在購買配音、繪畫原畫、AI帶貨等各類兼職培訓課程的過程中,因受商家“高額回報”“迅速變現”“學不會全額退款”等宣傳話術誘導而陷入分期貸款陷阱,或發現課程質量差卻難以退費。部分糾紛涉及多個被投訴經營者,消費者在投訴的時候才發現與其簽訂合同的是一家,收款的是另一家,而為其提供培訓服務的又是一家。糾紛發生后不同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有的甚至頻繁變更注冊地址進而先后失聯,查詢后才發現已經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
此類消費多為預付式消費,同時反映出在預付式消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夸大宣傳虛假承諾、不簽署書面合同、設置不公平格式條款,或者突然關門停業不繼續履行合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為此,四川省成都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特別提醒消費者在進行該類消費時要提高警惕:
一、警惕夸大宣傳和虛假承諾。購買課程之前注意了解兼職市場行情和專業課程培訓特點,不要輕易相信“零門檻月入過萬”“學完即派單”等夸大宣傳。
二、了解商家信譽并謹慎選擇機構。簽訂合同之前要詳細了解商家的信譽及經營情況,盡量選擇規模較大或有第三方資金存管合作的經營者,避免選擇經營狀況不明的商家。尤其是對于投訴量大、短期內頻繁變更注冊信息或者已經列異的經營者要特別防范,謹慎消費。
三、簽訂書面合同并細看合同條款。堅持先簽合同、后付費的原則。仔細審閱合同條款,重點關注服務內容、質量保障、收費標準、退費規則等事項。警惕將“培訓貸”偽裝成“學習費用分期”“先學后付”等話術,拒絕在未明確資金性質的文件上簽字,避免個人信息被濫用或卷入債務糾紛。
四、留存證據,依法維權。注意保存宣傳頁面截圖、聊天記錄、合同文本、付款憑證、課程質量不佳的相關證明(如錄屏、截圖)等,方便后期維權。如遇消費糾紛,與商家協商無果可撥打12345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小程序投訴,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掃碼投訴